失去重要的人為何憂鬱、過量飲食?對他/她「又愛又恨」可能是關鍵

你是否曾經陷落這樣的感受:失去所愛的人,可能是過世,也可能是關係結束(比如分手)。

你知道自己已經失去「他/她」了,但你彷彿不知道還失去了「什麼」,心中感覺到無比的空與冷。

失去「他/她」,是外在的實體。

失去「什麼」,則是內在的意義與象徵。

這種你知道失去了「誰」,卻不知道失去了些「什麼」的感覺,是憂鬱的可能性之一。

你會小事過度反應?或許是為了保護自己

某些聲響令自己全身發抖;人群擁擠令自己焦躁不安;一句平淡的話就令自己勃然大怒或大哭。

你會不會覺得有時候自己當下對一件事情的反應太強(或太弱),超過了一般反應、不符合常理?

這些有可能是創傷反應,但也未必都能用創傷反應來解釋,還有許多可能性。

然而書中提供的一個指引,卻非常萬用:

從自責、沮喪地對自己說:「我有什麼毛病、什麼問題?」

重新修正為對自我好奇與探索的問:「我發生過什麼事?」

感到不獨特、無價值的你,如何在《黑心居酒屋》看見有價值的自我

「我覺得什麼都會做,但樣樣不精通的人,在職場上一點價值都沒有,隨時都可能可以被取代,少了自己好像一點差別都沒有。」於大公司擔任行政助理的小秋,在居酒屋吧檯前對老闆娘表達這一番心聲。

小秋日復一日的重複自己已經熟悉的工作, 領著固定的薪水,過著固定的作息。心中厭倦一切,這恐怕就是大家不陌生的職涯撞牆期吧!

究竟哪裡有出路?到底是否要離職?我的價值在哪裡?若你也三不五時有此心聲,邀請你繼續看下去。

「老是有話不敢說?」日劇《武士美食家》三個觀點,教你說出心聲、消化委屈

你是否經常覺得在意他人眼光,無法做真正率性的自己?無法說出想說的話?

面對冒犯自己的親戚、上司同事、路人甲忍氣吞聲?牙癢癢氣在心裡怨恨自己的窩囊?

《武士美食家》(又譯:浪人餐桌) ,正是在描述一名退休中年男子如何一步步活出自己心中武士的再成長歷程。閱讀本文無需看過此劇,筆者將從心理學觀點,抽取三項重點,向各位讀者說明,幫助我們活出率性自我與內在武士的要訣。

從日劇《昨日的美食》,談促進「同志自我認同」的三項心理食材

每天的飲食究竟跟「性傾向的自我認同」有何相干呢?

大受好評的日劇《昨日的美食》,近日推出劇場版。故事圍繞在男同志史朗,與伴侶住在同個屋簷下,透過下廚,以及與愛人共進晚餐為核心,消化生活中種種挑戰與議題,諸如:家人接納、職場出櫃、熟齡同志,與臨終安排等。是用輕鬆詼諧、觀眾可消化的方式,予以呈現的溫馨小品。其中,男主角史朗,其同志身分的自我認同與追尋,更是劇情推進的一大主軸。

同志的「自我認同」程度,跟個人的幸福感息息相關。因此本文希望透過心理學談「自我認同」的一種角度,跟讀者們共同思考「同志的自我認同」,協助讀者們更能了解身邊同志朋友的內在世界;也提供同志身分的讀者,一些促進「自我認同」的可行之道。

「壓力大吃得多?」從飲食認識壓力、學習處理壓力

stress

許多人跟看起來疲憊的朋友聊天都可能會經歷過這樣的對話,包括許多醫師在診間問診也常有這樣的經驗:「你最近是不是壓力很大?」得到的反應是「沒有啊!跟平常差不多、我沒有壓力」;或者另一種變形但又典型的回應:「誰工作沒有壓力?現代社會有誰的生活會沒有壓力?」

「有感覺的東西暫時離我們的大腦太遠,但不代表它不存在。」這樣說,怎麼好像我沒有壓力是不可能的?硬是要扣上「你有壓力」的帽子。在此先澄清一下,我們並不否定每個人的主觀感受。但是我們先來開放各種可能性來思考、感覺自己的內在狀態。

從飲食看心理:木瓜牛奶成為台灣經典飲料的要訣,如何發揮於個人的內在探索?

木瓜牛奶

每一個經典都曾經是一個新潮的流行,木瓜牛奶是台灣特色飲料的經典始祖,不曉得這杯飲料是否打從你出生時就很普遍,因而覺得理所當然?還是你見證了它的興起與流行?事實上,這款飲料的成功,至少是兩種條件的結合:「妥善保存」與「勇於嘗試」,加上能克服本文想告訴大家的某種阻力。主題看似獵奇,然而這確實恰好是人的生命能激盪出火花、變化與成長的關鍵之一。讓我們藉由木瓜牛奶,一起來認識飲食文化,也探索個人的內在世界。

「頂尖的奧運選手都做這個練習?」,為何技巧與技巧背後的哲學理念同樣重要?

許多人會說「很多奧運選手都在練習正念促進表現,表示這很有用,我也要跟著練習!」這是真的嗎?筆者用一個例子跟您討論。

小時候您是否曾經聽過睡不著的時候要數綿羊的撇步呢,這裡有一個老和尚跟小和尚之間對於數綿羊的對話。

某天早晨,老和尚問小和尚:「前天你不是說睡不著嗎?我教你數綿羊會比較好睡,結果怎麼樣?」
小和尚說:「數綿羊真的很有用喔,可是我沒有睡著。」
老和尚聽了很納悶:「很有用?可是卻沒有睡著,怎麼說呢?」
小和尚得意洋洋的說……

「我怎麼都吃不下、沒胃口」,憂鬱的人為何食慾改變?

憂鬱症患者的生活狀態跟以往相比可能有許多改變,例如時常沒有食慾。除了透過藥物來改善外,本文將用另一種視角來談「食慾的心理意義」,以及如何自我照顧。

【宵夜文】宵夜真的不能吃嗎?為什麼人會想吃宵夜?

宵夜真的不能吃嗎?其實會這麼問,會不會讀者您的心中已經知道答案,所以問題不只是宵夜能不能吃,而是為什麼我想吃宵夜。本文討論幾種可能常見的情況,未必包含所有的可能性,讓我們拋磚引玉透過飲食心理學來思考自己的心理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