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段一:「我不愛吃蛋糕,但是這個時候買母親節蛋糕,可以讓我有種過節的感覺。我會想起母親還在的時候,我們全家都會一起吃母親節蛋糕。」
片段二:網路流行語:「哥吃的不是麵,是寂寞。」
這些例子,充分體現的是關於「食物的背後」,對每個人來說有其獨特的象徵意涵,連結到與人相處的情感經驗。
基於上述例子,心理師常會想,一個人跟食物的關係,會不會也是與人有關的關係。
跟食物有關的痛苦,會不會也是跟人際關係有關的痛苦。
有的人經常會暴飲暴食,在心理諮商時,想起自己曾經在生命中的某個經歷。
好比出糗被嘲笑;工作考試挫折時,沒人能安慰、沒人可理解,於是走到廚房,吃起一包一包的零食。
「人」,需要「他人的安慰與理解」。
在這個暴飲暴食的時刻,食物是缺乏安慰的替代物。
食物頂替了「人」的位置。
然而食物雖然「可靠」——
我想吃就吃,隨時買得到,還帶來生理上的飽足。
食物卻又「不可靠」——
它會讓我變胖,讓我變得不受歡迎;或者讓我身體不健康。
「可靠」又「不可靠」,真的令人感覺到無比矛盾。
所以爽快大吃之後,用催吐、運動節食,消除怕胖、吃太多的罪惡感。
這樣就好了嗎?
但是人心中想要「有人可以依靠」的需求,其實是無法被忽視的。
究竟要依靠食物,還是依靠人?
這是潛意識中經常出現的自我拷問。
畢竟「人」,有時令人感到不可靠。
但是如果依賴食物讓自己心情變好,就會不斷地在「大吃大喝」與「節食禁慾」,兩個極端中來回擺盪。
然而不要著急,我們需要的是理解,慢慢地想清楚:
「哪些人值得我們依靠?人的哪些某個部份值得我們依靠?」
「當對方能夠讓我們依靠的時候,我們會不會因為內心的害怕(好比怕被對方傷害),而不敢依靠?」
「我們願不願意也成為他人的依靠?」
一層一層的梳理,一層一層的理解,我們才能形成對他人「新的認識」。決定採取不同的方式去「依靠」一個人,用不同的方式與人相處,形成滿意的關係。
如此才不用大量的依賴食物的安慰,自然而然地回到合宜的飲食習慣。
#暴食 #減重 #減肥 #吃太多 #一直想吃 #過度飲食 #食慾旺盛 #食慾
#靈性議題 #情緒 #依靠 #依賴 #潛意識
#心理諮商 #心理治療 #心理師
#心理食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