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電玩、半夜追劇有問題?我們的嗜好是精神糧食還是心靈毒藥?

著迷於電玩與影視戲劇,到底是精神食糧還是心靈的慢性毒藥呢?


現代人沈迷於電玩或影視時有所聞,如果我們只是直覺對沈迷於其中的人說:「你太沈迷了,要克制一下啊!」

那就太可惜了


沈迷,甚至更嚴重的成癮問題,並非只是意志力不足,或慾望無法克制的問題,嚴重程度的上癮問題,甚至已經涉及神經迴路與大腦生理結構的改變。


筆者日前欣賞國光劇團演出的《優伶天子》,描寫後唐皇帝李存勖(音同序)沈迷於戲曲,三年就讓親手打下的江山滅亡於伶人,也就是唱戲藝人的手中。


然而李存勖不是天生就沈迷於戲曲中,在他七歲那年,他親眼見到父親藉故處死自己的義兄李存孝。


敬愛的哥哥被五馬分屍,無疑是重大心理創傷。

這名七歲孩童七天無法言語、眼神呆滯。

當他回神醒過來時的第一句話就是:「好戲!真是一齣好戲!世間怎麼有將骨肉相殘演得這般精彩絕倫的好戲!」


自此,李存勖著迷於戲曲。

生父在世時尚可約束他,李存勖也努力達成父親的要求與期望打下江山。

當父親過世後,李存勖就徹底沈淪於戲曲之中,不信重臣、不信宦官,將伶人視為唯一的知己。

因而導致伶人與大臣串通勾結,國滅家亡。


李存勖臨死之前心想:「自己人生演的也真是一齣好戲,滅國向來是兄弟鬩牆、父子相殘、後宮干政的劇碼⋯哪個帝王是因著演戲而滅亡,真是偉哉!一齣好戲!」


「可是,我始終還是覺得少了些什麼⋯⋯我想搭著船,看看那江南景緻,吹著涼爽秋風,欣賞長江波光閃爍的景色⋯」

​李存勖倒下前一刻,心中對於「現實」,仍有所渴望與掛念。


李存勖的心路歷程,可能是許多成癮人士或拖延困擾者的縮影、心聲:「我心中覺得有些事情想做或者該做,我就是停不下來眼前的電玩(追劇),無法去做」。


單純的禁制慾望、責罵成癮的當事人,或責怪電玩、影視產業的存在,很少能真正深度處理成癮問題。

然而,筆者透過優伶天子的故事,所要說的是:「內在的痛苦」與「心理創傷」若是沒有被看見、被瞭解、與修復療癒。

​那麼,令人上癮的電玩、戲劇於當事人來說,就需要存在,因為這是當事人,轉移與處理心中痛苦的方式。

好比,七歲的李存勖無法理解親子相殘的殘酷世界,更難想像自己是這個殘酷事實(聲勢浩大的義兄死去,免於競爭)的間接受益者。

戲曲的溫柔是他唯一的救贖與精神糧食,然而痛苦創傷回憶的侵蝕,卻也讓戲曲變質為毒藥的載具。

在李存勖生存的年代,音樂、戲曲與文學或許已經是精神層面最療癒的存在。

然而,當代在佛洛依德對心智的探索以後,因著心理治療與精神醫學的發展,我們對人類的心靈與內在痛苦已經有更多理解(也仍有許多不理解)。

面對上癮議題的複雜多樣,除了就醫精神醫療與心理師是必須以外,我們如何幫助過度沈迷,甚至嚴重成癮的自己與他人呢?

首先,先從願意理解自己、對方心中目前正在面對的痛苦與壓力開始。

我們要培養一種眼光——「對方在追劇、沈迷電玩無法自拔時,未必是真正的全然快樂」,而是在「痛苦地享樂著」。

次要,能夠有其他方式讓對方願意表達與宣洩痛苦,才會有走出來的機會,而這樣的歷程,經常需要時間與耐心,引導對方願意接受專業協助。


意識到問題,並越早處理越好。

理解與修復內在痛苦是慢性良藥。

願你我都能讓自己的興趣與喜好,成為真正的精神糧食。


#自我認同 #優伶天子 #國光劇團 #成癮 #電玩成癮 #追劇 #上癮 #沉迷

#創傷 #PTSD #心理創傷

#心理諮商 #心理治療 #心理師

#心理食嚥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