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減肥叫人「少吃多動」沒有用?因為內心的困難更難面對

西晉的竹林七賢王戎,自小到大都是眾人稱道的天才,他有一個相當看重的兒子叫王萬。王戎雖然家財萬貫,卻看不慣兒子太胖,於是要兒子吃米糠減肥(米糠是當時窮困的人充飢用的粗劣食物)。

王戎萬萬沒想到,結果兒子王萬即便吃難吃的米糠,竟然還是越吃越肥,甚至早死,十九歲就去世了,這讓王戎相當悲痛。(註1)

從當代營養學的觀點,只吃澱粉,自然是越吃越胖。
然而這只是吃多吃少,吃得合適與否的問題嗎?


有沒有人去思考:「王萬何以會這麼想要吃個不停?」

(如果王萬的肥胖不只是生理疾病因素)


好比父親王戎是自小就是神童,長大也是才子,擔任朝廷高官。王萬身為他的長子,是否承受眾人眼光的期待與壓力?

王萬曾經被指派官職,卻沒去接受任命,背後又有些什麼樣的苦衷?

這些都讓我們對王萬的內在困難有各種想像與猜測。


有沒有可能王萬吃個不停,跟心理的需要與痛苦有關?


透過王戎與王萬的例子,筆者想要說的是。

許多人對肥胖的直觀想法是:想要變瘦就吃得少,不要吃太好、太甜、太油,多運動,這樣就好。

反倒不是去思考:想要大吃大喝、吃甜的吃炸的,這些想吃,背後潛藏的「欲望、需求與心理困難」,可能是什麼?


但是「少吃多動」做不到,經常是內在的心理議題,而不是肚子餓不餓的事情:工作太累想要吃;被責怪挫折想要吃;辛苦一整天想要犒賞自己……有各種心理需要讓人想吃。


傾向「不去想內在」,不需要批評與責怪。
因為內心困難或情緒困擾,之所以會變成困擾,核心本質上對當事人來說就是——「難以面對的事物」。


對於「難以面對的事物」,佛洛伊德提出心智的「防衛機轉」。

「防衛機轉」會暫時將這些內心不想面對的事物,隔絕在意識以外,不用去想它的本質,甚至產生觀看自我的盲點。


心理治療從這個觀點去解釋「何以人會不想面對內在困難」。
這也可以解釋許多人會藉著暴飲暴食、喝酒澆愁,來處理心中難以面對的困難。
同時卻又進一步形成新的困難:過度肥胖與酒癮。

並且忙著處理新形成的困難(減肥、運動、戒酒),而不是去看、去處理最根本的內心痛楚。



【想處理根本的內在困擾,要從哪裡起步呢?】

如果防衛機轉的本質,就是要人不去接觸這些「難以面對的內在困擾」,要人有自我盲點,該怎麼辦呢?


「借用他人的心智」,會是個很好的起點。


「借用他人的心智」,第一個層次是,藉著閱讀發人深省的好書、小說、電影,我們在他人的經驗之中觀看自我的倒影,作為
借鏡,產生自省與學習。


第二個層次是,藉著真實的互動經驗,與人交流,透過跟可靠朋友、師長的談話,突破自己的盲點。

然而,不要小看防衛機轉,即便透過第二個層次,防衛機轉可能會試圖使我們「與他人有助益的觀點」相對抗:


古時候有個富豪被滅門,一名困苦的農民聽聞,決定跑去他們家,想撿走值錢的東西。

農民到了現場發現,有個用貴金屬製成的一口鐘,但是這口鐘太大了背不走,這個農民當下決定將它敲碎後再帶走。

沒想到,這一敲,發出巨大的鐘響!

農民嚇壞了,旁邊的友人說:快走吧!免得官兵要來了。

農民又急又慌,不知如何是好。甚至,他心想「友人叫自己離開,是因為他要獨自霸占這個鐘」。於是,當下他的決定是:捂住耳朵,繼續砸鐘!

故事停在這裡,農民有成功帶走鐘嗎?有被官兵抓走嗎?

不曉得。(註2)


看似荒謬的故事,但或許也不陌生:人在困難或著急,卻又不甘心放棄的情況下,會做出更不利自己的行動,也會敵視不認同自己的人。

也因此,如果是一般的困難,透過讀好書、與朋友交談去「借用他人的心智」,可能就有用。

但是若是關於強烈的恐懼、未滿足的慾望及需求;或者,涉及創傷、原生家庭、親密關係,長期所形塑而成的心理困難,這些情況下就容易形成防衛對抗。

容易進入前面提到的「與他人有助益的觀點相對抗」(而這並非故意的,經常是潛意識的過程)。


所以,如果面對長期困難的議題,我們會鼓勵試著尋求專業心理師的協助。也能夠減少「只想靠自己」,因而繞路所耗費的時間。

在彼此信任的前提下,一起用安全而和緩的方式,漸漸趨近內心的各種困難,卸下心中難解的防衛對抗。



此刻,若有相似的困擾,讀者也可以問問自己:「這個讓我停不下來的事(吃不停、喝太多酒、遊戲上癮),可以讓我不去想些什麼?」

這將會是探索內在困難,一個很好的開始。

持續挖掘下去,也會發現,珍貴的寶藏不在別人家裡,就在自己的心理,不會輕易被盜走。



註1:《晉書·列傳第十三》中記載:「王戎子萬,有美名。少而大肥,戎令食穅,而肥愈甚。年十九卒。 」

註2:筆者改寫自《呂氏春秋·自知》中,「掩耳盜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