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內向我驕傲?我們如何吃下內向者的自我認同?

在心理成長與心理類的書籍中:「內向」、「高敏感」的特質或人格標籤,是近年蔚為風潮的題材,也受到大眾歡迎。本文將以概念上最容易理解的——「內向」,來談「我們何以容易認同自己是內向者?」

在科學性的心理學中,當代心理學家研究人格時。內向 (introversion),其實只是眾多人格面向中的一個向度。(註1)

在嚴謹的學術研究與心理測驗中,單純只是「內向者、外向者」,不足以作為一種細緻而豐富的人格分類方式。

因為如果世界上只有內向者跟外向者這兩類人,這樣分類的意義與用處比較有限。經常只能滿足「快速幫自己貼上性格標籤」與「解釋內在困難」的需求。

好比,有的人會說:「我會社交有困難,是因為我是內向者!」看似解釋了社交困難,卻未能帶來更深刻的理解。

但是筆者還是得說,從心理諮商的觀點,在自我探索的層次上,單看「內向」與「何以認同自己是內向人格」還是相當有用的素材!

在筆者的臨床工作與諮商經驗中發現,內向者的自我認同,有相當大的比例在於:「我是內向者」--這件事,安慰了許多人在社交層面,感受到的挫折與困難。

好比這類的內向者心聲:

「社交場合我很容易緊張,不知道該說些什麼,或無法說出心中想法」

「我跟人相處,會好想趕快回家,最怕變成大家注意的焦點」

「我不討厭跟朋友出去聊天或相處,可是與人互動我很容易累」

我們不必去質疑一個人到底是否真的「內向」。這反倒是個好機會,去看「與人相處上,感覺到困難」的實際內涵。

先澄清,這樣說並不代表,內向者=社交困難,事實上,許多內向者是行銷跟業務高手,能用自己的方式在社交場合獲得好評。(註2)

筆者所要探討的是因著「與人相處上,感覺到困難」且挫敗無奈,進而認同自己是內向者的情況。

當我們細細討論人際互動,與原生家庭經驗後會發現,這樣的內向者經常有兩個特徵:

在跟人互動的時候,花太多力氣在猜測別人會怎麼想

又或者

在跟人互動的時候,花太多力氣在評估自己表現得好不好


這兩個特徵的共通點在於都會讓人變得很緊繃而不自然。

然而順暢的人際關係與對話,需要的是放鬆、自然與流動。

【花太多力氣在猜測別人會怎麼想】

有不好嗎?其實,適度的同理心與換位思考,有助於讓他人感到體貼。

然而,花太多力氣在猜測別人會怎麼想,表現出來就容易變得像是:

用力討好--「到底怎麼做他才會開心」

僵硬和無所適從--「怎麼辦,他會不會討厭我這麼說,我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花太多力氣在評估自己表現得好不好】

就會變成忙著在注意自己,沒有好好聽別人說的話。沒有觀察到對方的狀態,進而失去互動與丟接球的機會。

也因此,這些狀況容易導致社交的困難。

「怎麼辦?」

是不是「不要想太多」就好了?告訴自己不要想,可能比較沒有幫助。

因為這關乎:內向者的內心世界,有太多焦慮,是關於自己會不被人喜歡,不被接受。

這類強烈的需求並非「不去想」,就能掩蓋的。

因此,我們的探索不會只停在這裡,我們會看更多,是什麼樣獨特的生命經歷、情感體驗或思考模式,使得這些擔心太過強烈,以至於影響到與人互動。

所以,當我們認同自己是個內向者(高敏感)的時候,說不定可以思考看看:

內向者的什麼部分,讓我深感認同?

而這點是否反映了我內在的某種困難或需要?

這些困難跟什麼有關?

透過這些探問,我們將可以開啟對自我更精緻的思考歷程,也更清楚內在困難的癥結點在哪裡,這往往會為生活品質與人際關係更加拓展。

而心理諮商與內在自我探索正是這樣不斷開拓下去的一個歷程。

此時,內向者的自我認同,不是一個自我瞭解的終點,將是一個起點。

通往瞭解內在世界的康莊大道。

註1:John, O. P., Naumann, L. P., & Soto, C. J. (2008). Paradigm shift to the integrative Big Five trait taxonomy: History, measurement, and conceptual issues.

註2:如知名作家#張瀞仁,著有《安靜是種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