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欲變奏曲—你的內心狀態,食慾會知道

某次看公視節目介紹台灣傳統美食——假魚肚羹。主持人介紹這道美食起源的開場白是「有錢吃鮸,沒錢免吃」,意指鮸魚肚羹是有錢人才吃得起的高貴食物。一般平民為了也能享有相似口感的美食,找出了一項替代品—豬皮。將脫水的豬皮,加以油炸加工後放入羹中,發現口感竟然接近真實的鮸魚肚羹。於是假魚肚羹大受歡迎,成為吃辦桌的必備佳餚。

假魚肚羹不只滿足口腹之慾,也滿足了庶民對高貴食材的渴望,從心理學的角度,我們可以解讀為這是種慾望受到現實限制之後,創意萌發的昇華之作。至今仍是雲林北港的道地特色美食之一。

有些習慣葷食的人剛開始吃素時,往往也喜歡點素肉排,越擬真越好,來滿足葷食口味的慾望。由此可以看到,生活中充滿慾望的變形。某些心中無法獲得滿足的需要,會用另一種變化形式來滿足。

假設我們能夠接受這個前提,我們就能繼續想下去。人的食慾也是如此,食慾之中經常有多重慾望,第一重是滿足生理飢餓的渴望,第二重是滿足心理渴望,第三重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假魚肚羹,吃下鮸魚肚羹這種美食,會令人有身處高貴階級的想像。這種欲望,是具有文化與社會意義的渴望(有時我們也會將之視為集體心理渴望)。

也就是說我們想吃某些東西有時會跟心裡頭的某些心理議題的需要有關。於是,我們可以從經驗法則中出發,去看看自己是否經常在某些時候特別想吃某種食物。想吃這些東西,不只是為了吃飽,還為了「某種心理層面的滿足感」。

另外一提,還有一種常見的渴望是吃吃到飽自助餐,賦予食客all you can eat的特權,徹底滿足口慾之虞,在吃到飽選取食材的過程中,也伴隨類似購物血拼的挑選感、新鮮感與占有,這樣的食慾滿足過程,除了吃飽以外,也脫不了獲得「心理層面的滿足感」。

我們不需要吃什麼東西都要「往心裡想」,什麼都要跟心理學有關。但是當我們注意到一些狀況,就特別值得留意,像是:

  • 反覆在吃某樣東西,狂熱某樣食物,比方說某種甜食
  • 在不適當的時機點經常需要吃東西,比如不餓卻想吃宵夜
  • 吃飽過後,還不太可能餓的時間間隔中,卻有很想要進食的渴望

人的內心狀態,可能會有意無意透過各種飲食需求讓我們知道。下次注意到自己有強烈的飲食渴望的時候,或許我們可以好好停下來,想想看自己的內在發生些什麼,是不是需要「某種心理層面的滿足感」,這會讓我們更了解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