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估自己要不要採用某種減重方法

每隔一陣子就會有甚為流行的減重方法或飲食顯學,在報章媒體與各種專書討論上成為話題。不曉得在你的一生中跟上幾波這樣的流行了呢?在經歷數波減重流行後,我們又可以從中學到什麼?每幾年都會有新的方式引領潮流,有的方法前所未聞,有的方法是在舊有的基礎上改良。在非專業的背景下,我們要如何評估這個方法是不是適合自己呢?

首先,我們先想一個問題,這個新方法做了什麼不一樣的事,是以前的方法沒有提過的?

簡單來說——「這個方法的賣點是什麼?」

比如朋友跟你推薦一間新的咖啡店,或許你會想問,這間跟別人比起來特別在哪裡?是咖啡豆比較好喝嗎?裝潢比較有氣氛?或者服務人員特別有親和力?我們會想這間新開的店哪些點特別值得我們去,在跟朋友聊天的過程中就會注意這些點,不知不覺地評估這間店是否值得自己親訪。

然而面對減重方法,我們似乎比較少去問這樣的問題。常常是因為,對於一件事情當我們所知有限時,我們會不知從何問起、如何檢視、做比較。所以就變得更仰賴流行風潮、名人推薦、朋友介紹,作為方便快捷達成目的的手段。

其實很多情況下這種策略是有用的,比如說幫孩子找好的家教老師、決定要看哪部電影、吃美食,然而在減重瘦身這個主題上未必奏效。

為什麼?我們從一個例子來想:

你的朋友是一個朝九晚五的公務員,已經採用XX飲食法一段時間,他說親身實踐效果卓越,向你強力推薦這個XX飲食法。XX飲食法每餐都只能吃高蛋白質類的食物,不能吃澱粉、碳水化合物。但是你每周都要因公聚餐應酬,甚至要喝酒,所以一周當中至少有一餐就要破功一次。那麼,當採用XX飲食法兩個月後減重效果不佳,你要如何判斷是這個方法無效?或者實踐不夠久?還是因為自己沒有好好照著做的緣故?這很困難。

從這個例子我們看到,希望從時下流行、網紅推薦中尋找減重瘦身方法,不見得是好事,至少有兩個原因:

1.個別需求差異大:首先,每個人肥胖或變胖的原因不同,從小到大就有著較豐腴的身材,跟二三十歲後才變胖,是完全不同的事。每個人維持過重狀態的原因也不同,有的人是因為日夜顛倒、壓力過大,代謝出問題;有的人是因為偏好的飲食型態導致。不同個別需求,有不同的調整方法。

2.對於「我要持續多久,我能努力多久」感到未知

體重與減肥的變化並不是線性的概念,人體吃了一公斤的食物,隔天並不會就胖一公斤。科學對於熱量代謝這件事情的研究仍在持續進展中,至少在減重這件事情上,我們目前還無法輕易的精密控制與精準預測。所以我們採行減重方法時,可能一開始瘦了一兩公斤,接著效率趨緩(甚至連一開始的效果都沒看到),我們很難去確定,自己是否在對的方向前進,更不知該要持之以恆多久。

看到這兩點之後,反過來想,若要尋找有效的減重方法:

首要是,了解與評估自己的體質、生活型態與減重需求。

第二是,採用的方法,或者進行的改變調整,要讓自己不必去思考「要持續、努力多久」這件事。也就是說,這個方法對我們來說可以變成生活中的一部分,不會讓自己覺得太辛苦,長期執行也對健康來說沒有問題(若選擇的方法比較少見,通常需要專業營養師、物理及職能治療師、運動教練或醫師的評估)。

舉例來說,如果我是固定型態的上班族,或許要準備低醣生酮飲食的三餐,對我來說不會太困難。但是三餐在外跑來跑去的業務,需要社交應酬,那麼這樣的飲食法對我來說有十足的困難。身為一個業務,我能做的是盡可能在碰面聚餐的地點做一些適當的選擇。減少工作場合以外的糖分、高碳水化合物、油炸物的攝取。這才是我能力範圍之內可以做的事情

本次跟讀者要一起食嚥的概念是:

想要採取一些改變行動或方法策略的時候,永遠先別忘了靜下心來,拿起紙筆好好想想,寫下自己的需求是什麼,選擇的方法能否配合自己的生活習慣與個性。

而這個改變,如何像滴水穿石一般地滲透到自己的生活中,如何變成生活習慣甚至生活哲學的一部份。是採用一個方法究竟會不會對自己有用的重要要素。